知音公会讲直播赋能农业:开辟乡村振兴新航道
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,直播行业正以破竹之势重塑农业格局,为这一传统产业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变革动力。知音公会作为直播领域的重要参与者,见证并推动了直播给农业带来的巨大影响。
直播成为农业技术传播的 “高速路”。以往,先进的种植、养殖技术推广依赖线下培训、发放资料等传统方式,传播范围有限,且受地域、时间制约明显。如今,借助直播平台,农技专家、“田秀才” 们纷纷走进直播间,实时分享实用技术。比如 “@刘天英讲植保” 账号,专注蔬菜栽培管理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讲解,已发布 900 余条短视频,全网收获 20 多万粉丝。2023 年,抖音平台农技视频总播放量高达 1206.2 亿次,快手平台也有 21.6 万农技创作者发布了 5556 万个农技推广短视频。从土壤改良、作物灌溉到疫病防治,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学到最新技术,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,为农业丰收筑牢根基。
农产品销售因直播迎来 “高光时刻”。长期以来,农产品面临产销信息不对称、流通环节繁琐等难题,“卖难” 现象时有发生。直播带货模式的兴起,为农产品打开了全新销路。像云南宾川县的紫皮独头蒜,曾因知名度低销售遇阻,97 年出生的晏林英返乡后,借助短视频与直播分享,让产品走向全国,2023 年公司销售额近 1 亿,电商销售额占比 70%。直播间里,农户能直接展示农产品的生长环境、新鲜度,消费者下单后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发餐桌,减少中间环节,既让农民增收,又让消费者享受到实惠新鲜的农产品。据统计,2023 年超 13.6 亿农产品订单通过直播平台发往全国各地,同比增长 56%。
直播还激活了农业新业态。除了销售农产品,乡村旅游、认养农业等新兴业态借助直播迅速走红。一些乡村通过直播展示优美田园风光、特色民俗文化,吸引城市游客前来体验。苏陈镇双岸社区将直播间搭到果园,推出果树认领活动,一棵果树售价 138 元,消费者不仅能收获果实,还能在花期入园赏花。通过直播,该活动已租出 69 棵果树,既节省人工采摘成本,又带动乡村旅游发展,实现农旅融合新突破。
在就业创业层面,直播为农业领域创造大量机会。从主播、运营到选品、售后,直播产业链催生多种新职业。云南思珺儿贸易有限公司通过直播卖农产品,一年发货量五六百万单,带动大量就业。许多返乡青年凭借直播技能开启创业之路,成为新农人,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。
不过,直播在赋能农业进程中也面临挑战。部分直播内容存在技术误导、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。对此,需平台加强监管,建立健全评价机制,组织专家审核内容;政府也应给予优质农技推广人员官方激励与背书,规范行业发展。
总体而言,直播正全方位改写农业发展轨迹,从技术普及、产品销售到产业融合与人才振兴,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。随着 5G、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,直播有望与农业深度融合,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,助力农业农村迈向现代化新征程 。